中小学科技实验室是普通教育学校为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而开设的实验室。这类实验室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实验室,以开放性实验为主,采取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是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主要场所。中小学科技教育以开设科学教育课程,开展科普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向中小学生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中小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从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校园创客实验室主要定位的主题偏向智能机器人、Arduino、3D打印、手工制作、激光切割等。虽然不同的创客活动可以互相融合,但要全部掌握也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所以一个创客实验室什么活动类型都包含,反而不一定能让学生精通,因此要从学校的定位和创客老师的特长进行切入。任何教育理念都是需要体系化才能孩子们从简入难,从入门到精通,创客教育更是如此。
实验室的位置应该合理,例如,选择灰尘小、震动的地方。外壳结构应考虑防震、防尘、防潮,且绝缘性好,光线充足,每个工作室的布局原则是限制样品的流通面积,缩短样品流量行程,尽量减少流动(样品)和人员线路交叉。对限制人员进入的实验区或室应在其明显部位或门上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对贮存室除应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外,还应设有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