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应综合体现新技术点,满足专业教师学习和从事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的需要。实验室应涵盖目前主流的定位测量技术和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求系统能够模拟先进的应用环境,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应能非常灵活地进行扩展,从而为专业教师研究当前网络前沿的技术动态和发展提供完善的实验平台,并能在此平台之上从事定位技术、物联网等应用系统的研发,提高学校整体科研与教学应用水平。
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实验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应有利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正确实施。实验室建设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实验室建设包括技术和设备的更新,研究人员增加和现有研究员的能力提高等。实验室建设原则是满足实验室工作业务流程的优化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实验室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智能实验室建设的核心。信息资源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和研究素材转化为易于传播的信息资源、有助于理解和运用数字化资源。因为实验室的特殊性,实验室装修工作要综合考虑实验室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多工种、多工序之间需要无缝衔接。装修前要科学测算实验室仪器用电功率及电力分配;针对实验室的特点合理选用各类装饰材料。